当前位置: 陶瓷 >> 陶瓷前景 >> 陶艺与创意擦出火花,湖大工作坊获全国大艺
极目新闻记者邹浩
视频剪辑彭柳刘
通讯员左盈黄宣玮
00:49响应“三牛精神”,拓荒牛、孺子牛、老黄牛造型独特、线条流畅,百牛上阵神采奕奕,献礼建党周年;庆祝武汉解封,上百种动物“破壳”重生,展现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以下简称“大艺展”)中,作为全场唯一一个以陶瓷工艺为主的工作坊,湖北大学“新物种陶瓷艺术工作坊”推出的《三牛精神之百牛献礼》《英雄的城》《破壳儿》《迁徙》等系列大型陶瓷材料装置作品,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陶瓷艺术观赏体验并广受好评。
新物种陶瓷艺术工作坊
近日,大艺展公布比赛结果,在来自全国的43个艺术实践工作坊、幅学生和高校校长参展艺术作品中,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尤占平、杨珂、何雨晴老师指导的《新物种陶瓷艺术工作坊》成功斩获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全国一等奖。
创意为先,用作品回应时代命题
进入“新物种陶瓷艺术工作坊”展区,高达两米的《三牛精神之百牛献礼》陶瓷装置分外吸睛。该组作品共有拓荒牛、孺子牛和老黄牛三种造型,各做了一大一小两种形态,六层展台以不同神态的牛为主打,一百头金牛交叉放置、层层变化,极具视觉冲击力。
作品《“三牛精神”之百牛献礼》
“今年恰逢建党百年,团队希望能通过制作有一定体量和代表性的陶瓷装置来为党献礼,向在各线工作的奋斗者们致敬。”工作坊负责人尤占平老师介绍,在3月份接到入围全国展演通知后,他们便开始紧锣密鼓筹备作品。“牛作为十二生肖之一,代表了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砥砺奋进的形象。同时选取这一主题也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牛精神’,具象展现‘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内涵。”
搜集素材、实地写生、画上百张草图、做数十个泥稿……为了创作出“三牛”的原创陶瓷造型,尤占平别出心裁,除了深入体会“三牛精神”外,他还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加工和艺术再创造,经过数周时间反复打磨最终定型。同时,一件好的陶瓷作品离不开出彩的釉色。尤占平与工作坊师生们大胆尝试、融入创意,首次采用了陶瓷镀金新工艺,使作品产生金属和幻彩光泽,达到最好的展示效果。
“作为大学教师,我们有必要以身作则,让学生们发挥创意、增强文化自信、培养艺术原创精神,进而用作品回应时代命题。”尤占平说,工作坊还结合武汉伟大抗疫精神、野生动物保护等主题,推出了《英雄的城》《迁徙》《渡水复渡水》等作品,展现湖大艺术实践工作的风采,通过作品达到社会美育的目的。
理念先进,让陶瓷工艺焕发新活力
湖北大学“新物种陶瓷艺术工作坊”成立于年5月,由理论课堂、展藏演示、施釉烧造、实践体验、塑型彩绘五大功能区域组成,分上下两层,可使用面积为平米,可以容纳90名学生在工作坊同时进行陶瓷艺术实践,是该校首个陶瓷艺术特色基地,集陶艺教学、研究创作、产品研发、作品展示、学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为广大师生及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了良好的教研与艺术实践平台。工作坊还有针对性地组建了“基于大河生态文明的跨学科多专业整合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教研团队深入研究教学,指导学生主题创作、创新实践、作品展示,目前已取得良好效果。
工作坊负责人、湖大艺术学院陶艺教师尤占平
尤占平介绍,工作坊借用“新物种”这一生物学名词,以凸显工作坊的创新性、适应性及未来感。新物种的“新”主要体现在新精神、新理念、新时事、新材料,此次展出的作品也是对这四个方面的体现与诠释。
《萌怪》造型奇异新颖,体现对未来新物种的幻想;《破壳》形象憨态可掬,展现生命的灵动与顽强……大艺展上,工作坊学生们在陶艺课上做的优秀陶瓷作品展示也广受好评。“课上,尤老师常会鼓励我们享受艺术,大胆创新,做一些现实中不常见但充满趣味与活力的作品。”级视觉传达专业学生赵婧雯说,艺术课堂的教学艺术化,也帮助他们培养艺术想象力,提高艺术创造与鉴赏能力。
以“理念先进、综合实用、大气规整”为建设目标,秉承“挖掘传统、立足当代、中西互融、创意为先”的理念,未来,工作坊将在不断挖掘与继承传统陶瓷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当代陶瓷艺术表现语言,创作更多符合当下审美、具有新时代气息的陶艺作品,让陶瓷工艺焕发新活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