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陶瓷 >> 陶瓷介绍 >> 红山寺小黄湾北武当山陶瓷小镇黄河
引言—名字由来
《古文苑·扬雄<幽州牧箴>》:“荡荡平川,惟冀之别。”章樵注:“地势平,则川陆皆平。”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有时惊叠嶂,何处觅平川”。平川一词意为广阔平坦之地,以境内黄河岸畔平川得名。
平川区今隶属于甘肃省白银市。
黄河图
黄河从县域西北角由东南向西北流经平川区境内32公里,集水面积1.3万亩。
红山寺
红山寺,亦名开元寺,因山石呈红色,故称红山寺。始建于北魏,宋曾重修。
石窟内塑三世佛三尊,护法神六尊。明万历年间,在石窟前扩建大殿一座。后续建东西两殿,法王殿、岳王楼、苏武庙等建筑。清同治二年,毁于兵火,其后屡毁屡修,现存建筑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新建。
北武当山
平川武当山又名水泉尖山,《甘肃省志》和康熙、道光年间的《靖远县志》所载,明正统六年(公元年),在迭烈逊巡检司“傍晚置空心楼一座,以资观望。今废。其上建庙,名北武当。”
《靖远县志》(道光志):明正统二年(公元)置靖虏卫管辖。成化十年(公元)移迭烈逊巡检司驻打拉池。“傍置空心楼一座,以资观望,今废。其上建庙,名北武当,有碑记。”又据《靖远县志金石录》“重修迭烈逊庙庙碑记”载:明嘉靖年间,固原游击黄时值巡边至此,“见其祠宇,仅止三楹,慨然有改建增修之志。”动员其部下“特输奉金,悉力改建。”于嘉靖十六年(公元)动工,十七年五月竣工。由此可知北武当山建于成化十七年(公元),至嘉靖十六年,不过七十余年。原来只有三间平房,固原游击用自己的俸银增修一处正殿。北武当山在清代还有过大规模的重修,因碑文散失,不知其详。解放后,北武当三月三庙会十分热闹,倒有七十二会三十六山龙轿朝真武大帝之说,惜毁于文化大革命。近年,部分建筑由群众集资得以重修,富丽堂皇,十分典雅壮观,每逢庙会吸引了诸多游客商贾,热闹非凡。
美丽乡村—灵秀响泉
响泉村,地处祁连山东端碑南山脚下,因村中有泉奔涌数里,轰鸣作响而得名。
这里修建了全国唯一的泉文化博物馆;这里的石刻、对联、诗词都是以泉文化为主题,道路旁“泉”字的一百种书法、写法,更是蕴含着对响泉村这个因泉得名的村庄最好诠释。
美丽乡村—小黄湾
小黄湾村是一座河、田、石、山相结合的远古村落,位于黄河水泉段西岸,与北武当山隔河相望,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平川区立足独特的地域优势,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依托鹯阴古渡、古村落、百年梨园、黄河水车等地域特色打造出文旅融合的美丽新乡村。已完成摩崖石刻、儿童乐园、水上乐园、滨河大道等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游玩环境。
西部陶都—陶瓷小镇
平川陶瓷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早在洪荒燧影的新石器时代,平川境内的先民们便烧制出素有“彩陶之冠”美誉的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器,播撒文明,时空更迭,历经五千多年,平川的陶瓷文化随着历史长河的变迁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小镇内有着“陈列馆、观陶广场、博物馆、工业遗址博物馆、创客空间、咖啡厅、非遗基地、乐陶陶广场、陶吧体验馆、老窑遗址、大匠坊”等等。从陶瓷的历史着手,到了解每一片陶瓷,制作每一片陶瓷,都能让你亲身体验到,还有休闲咖啡厅、陶瓷陈列馆区欣赏采购精致的陶瓷。
美食—酿皮子
酿皮子,(当地人读rangpizi)是西北独特的风味小吃之一,这种小吃味美爽口。经济实惠,既有菜又有饭。同时,又是“快餐”,只要到酿皮子的摊上去,一、二分钟即可到口,所以受到群众的喜爱。
食用时,要将涮好的一张张酿皮子切成细条,上面再放上几块蒸熟的,切成薄片的面筋,浇上辣椒油、醋、蒜末、酱油、芥末等佐料,其色悦目,香味诱人,其特点是色泽橙黄而透明,吃起来柔软又有韧劲,风味特佳。
美食—酸烂肉
平川地方俗语云:“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的确,大白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具有药用价值。清《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咳,冬汁尤佳”,腌制好的酸白菜脆嫩如初,将其切成丝状,和着豆粉粉条,与猪肉一起爆炒,即为酸菜粉条肉。
寒霜过后,将田地里簇簇翠绿的大白菜摘到家里,挑选结实肥壮的白菜,去掉外表的两层叶子,将水灵鲜活的嫩叶放在院子里晾晒两到三天,然后淘洗干净,稍加蒸煮,凉冷入缸,加上适量的专用盐,放入一些花椒、红辣椒等,待发酵使其变得酸味浓重,即成为腌制的酸菜。肉片下锅爆炒起卷出油,再将酸菜放入炒至蔫状,方可添肉加汤、加入粉条、调味品等佐料,也有加少许豆腐条的。此时,再用微火煨炒片刻,一道香而不腻的酸菜粉条炒肉便制作完成了。
后序
汉武帝时代,在今平川区水泉乡中村一带设有渡口——鹯阴口,是丝绸之路上最早、最重要的渡口之一,其后千余年,鲜卑、羌、党项,鞑靼等少数民族相继驻牧境内,而鹯阴作为会州州治、平凉郡郡治,为会州境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白银市境内最早设置的县之一,如今这里被称为“中国西部瓷都”。
黄河带给这里无限的活力,孕育了灿烂无比的陶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