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科学家实现陶瓷量子点的可溶液加工,将面向

发布时间:2024/12/16 16:12:18   

何梦达是澳门科技大学李良教授团队的一名博士。最近,由他担任第一作者的新论文发表。

谈及该论文他表示:“某个周三的上午,如往常一样在实验室中摸索的我接到一通电话——李良教授让我到办公室。

李老师和我分享了他的灵感:假如可以实现小尺寸、可溶液加工的陶瓷级别稳定的量子点材料,对于推动量子点在Micro-LED色转化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就这样,我们完成了这一奇妙想法的初步构思。”

有趣的是,又是一个周三的上午,这项工作收获了第一颗果实,何梦达被通知论文被接收。

李良(来源:资料图)

要想理解这篇论文,先得从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技术说起,这种技术可以将单个尺寸小于50μm的LED芯片阵列化、微小化,然后寻址巨量转移到集成电路上,从而作为独立发光像素实现主动发光矩阵式显示。

相较于液晶显示(light-emittingdiode,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以及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等技术,Micro-LED不仅是自发光,而且具有超高像素、超高解析率、高亮度、高能效及长寿命等优势,在大屏、中小型及微型显示器件中均具有重要应用。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等技术,一般要求显示器的亮度范围达到-nits,这给当前的OLED和QLED等技术带来了一定挑战。

相比之下,Micro-LED则是VR/AR显示最有力的候选技术,在实现高亮度情况下可以同时保持合理的功耗和紧凑性。除VR和AR外,Micro-LED在高端电视、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方面应用也潜力巨大。

虽然Micro-LED的显示应用前景逐渐明朗,然而现阶段还存在诸多技术挑战有待解决。而在目前,采用“UV/蓝光Micro-LED+颜色转换层”技术,是一种可行的全彩化方案。

该方案中的颜色转换单元的像素点尺寸、发光性能、稳定性以及均匀性,都将直接影响显示效果。因此,组成色转换层的荧光材料,是该方案的关键要素之一。

目前可用于色转化的稀土掺杂陶瓷荧光粉材料虽然荧光效率高,应用成本低且寿命长,但其颗粒尺寸较大(1-20μm),难以匹配同样处于微米级尺寸的蓝光Micro-LED芯片。

同时,陶瓷荧光粉的吸光截面较小、且半峰宽较宽,有效出光率也比较低,这导致Micro-LED器件的整体出光效率偏低,因此会增加器件的功耗。

传统胶体量子点荧光材料包括CdSe、InP及钙钛矿量子点等,尺寸通常在1-10nm之间,具有光吸收系数大、荧光效率高、发射半峰宽窄、发射光谱可调、可溶液加工等优点,所制备的量子点转换层具有自动化水平高、重复性好、精确度高和可图案化等优势,非常适用于Micro-LED显示领域。

基于此,一些科研团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实现了量子点色转化层的制备以及与Micro-LED器件的耦合。但是其产业化进程缓慢,在芯片耦合过程中,高亮度、高通量的Micro-LED芯片,对量子点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

主要原因在于,量子点在水、氧、光、热等条件下,会造成结构破坏和荧光衰减,从而直接影响光学性能。

同时,与传统稀土掺杂荧光相比,量子点由于本身的制备工艺相对复杂,致使成本比较高。因此,本征稳定性挑战和制造成本,成为制约传统量子点材料大规模应用于Micro-LED领域的主要瓶颈问题。

很显然,Micro-LED行业亟需一种如量子点般可溶液加工(小尺寸)和发光性能(窄峰、高效等)优异,又如陶瓷荧光粉一样超稳定和低成本的荧光材料。

陶瓷荧光粉的纳米化研究已开展多年,但其尺寸减小导致的比表面积增大和缺陷增多,致使荧光效率急剧下降。而另一方面,将量子点的稳定性提升至陶瓷级别并保持其溶液加工性,从材料加工的角度来看,存在着巨大的技术挑战。

(来源:ACSEnergyLetters)

为此李良课题组采用了一种基于K2CO3的选择性烧结策略,将量子点的稳定性提升至陶瓷级别,并能保持其溶液加工性。

近日,相关论文以《用于微型发光二极管中高效颜色转换的超稳定、可溶液加工的CsPbBr3-SiO2纳米球》(Ultra-stable,Solution-ProcessableCsPbBr3-SiO2NanospheresforHighlyEfficientColorConversioninMicroLight-EmittingDiodes)为题发在ACSEnergyLetters上,是该期刊当月最高下载论文之一。

相关论文(来源:ACSEnergyLetters)

何梦达和张庆刚是共同第一作者,意大利米兰-比科卡大学塞尔吉奥·布罗韦利(SergioBrovelli)教授和李良教授担任共同通讯作者。

何梦达(来源:何梦达)

论文中,他们详细介绍了一种合成方法,即让CsPbBr3纳米晶体嵌入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在完全密封孔道的同时而不引起纳米球颗粒间交联和聚集。合成的材料用作Micro-LED的下转换荧光粉。

此次材料的成功研制,意味着为Micro-LED行业基础荧光材料研发找到了一条新路径。通过该路径研发出的基础荧光材料,具有荧光性能优异、高稳定性、低成本和易加工等特点。

随着研究的继续,以及陶瓷包覆量子点荧光材料各项性能的继续优化,未来将在Micro-LED器件显示样机、VR/AR等微显示领域完成示范应用。

据介绍,课题组在年首次提出基于MCM-41商用模板的量子点高温固相限域生长法,此后在多项工作中均采用了多款商用模板,但是这些商用模板的外形尺寸都在微米级以上。

为了实现可溶液加工,就必须采用一种小尺寸、单分散的限域生长模板。为此,该团队把目标放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上。同时,为了可以使用高温固相限域生长法,他们还对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合成方式进行了优化。

CsPbBr3-SiO2纳米球在不同煅烧温度下的形貌与性能(来源:ACSEnergyLetters)

在确定限域生长模板后,课题组基于之前的高温固相合成经验,来生长量子点。然而,实验结果和期待中的并不一样——稳定性和分散性难以兼得,即使以小尺寸的介孔纳米球作为起始模板。

K2CO3内部烧结制备的CsPbBr3-SiO2纳米球的结构与形貌特征(来源:ACSEnergyLetters)

为此,该团队将K2CO3作为选择性封孔剂引入体系,这选择性地促进了内部孔道的完全坍塌,并防止了颗粒外部的团聚(在°C烧结温度下)。他们还设计实验对K2CO3的助熔作用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在K2CO3的作用下,完全坍塌的孔道对于内部的CsPbBr3纳米晶,具有突出的保护作用。

K2CO3的作用机制与CsPbBr3-SiO2纳米球的光学性能(来源:ACSEnergyLetters)

同时,令他们惊讶的是,K2CO3内部的烧结极大提高了材料的室温光致发光量子产率(从37%至87%),从马弗炉中取出的粉末在自然光下也透着明亮的“辉光”。这与K2CO3的引入诱导出的Cs4PbBr6相有关。至此,这项研究终于宣告成功。

后续,课题组将优化红光陶瓷包覆量子点荧光材料的合成,将其与绿色荧光材料一道应用到Micro-LED色转化层的制备上,并将与Micro-LED芯片耦合开发出Micro-LED器件显示样机,同时也将验证陶瓷包覆量子点荧光材料的巨大应用前景。

参考资料:

1.He,M.,Zhang,Q.,Carulli,F.,Erroi,A.,Wei,W.,Kong,L.,...Li,L.().Ultra-stable,Solution-ProcessableCsPbBr3-SiO2NanospheresforHighlyEfficientColorConversioninMicroLight-EmittingDiodes.ACSEnergyLetters,8,-.

He,M.;Zhang,Q.;Carulli,F.;Erroi,A.;Wei,W.;Kong,L.;Yuan,C.;Wan,Q.;Liu,M.;Liao,X.;Zhan,W.;Han,L.;Guo,X.;Brovelli,S.;Li,L.ACSEnergyLetters,–,DOI:10./acsenergylett.2c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1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