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窑火千年,琉光溢彩琉璃

发布时间:2023/12/18 14:19:28   

讲琉璃之前呢?小编要跟大家先说说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

这不,作为中国的神剧,伴随着炎热的暑期,不甘落后,也要在电视上露露脸。

熟悉剧情的伙伴们都知道,孙悟空是因为大闹天而被如来压在五指山(即五行山);天蓬元帅是因为调戏嫦娥而被贬下凡;而沙僧因蟠桃会上打破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凡。那琉璃到底是什么呢?

琉璃,亦作“瑠璃”,是我国五大名器之首(其他四项:金银、玉翠、陶瓷、青铜),琉璃只是玻璃在演变过程中的叫法(吹制的是玻璃,脱脂铸造的是琉璃,大家别弄混了呦)。

由于琉璃的稀有及品性晶莹剔透、纯净无暇,亦被列为佛家七宝(其他六项:金、银、珊瑚、砗磲(chēqú)、赤珠、玛瑙)之一,象征着明净无暇的圣物,用来比喻修成正果的状态。《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如是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

琉璃.历史起源

中国琉璃历史久远。西汉以前,因为玻璃工艺尚不发达,没有专门对“玻璃”一词对此进行定义。与此,类似“琉璃”一词多用于指代釉质器物或宝石。

但在汉朝的记载中,出现了不同的琉璃形态的描述。例如《西京杂记》记载:“赵飞燕(原名宜主,是西汉汉成帝的皇后和汉哀帝时的皇太后)女弟居昭阳殿……窗扉多是绿琉璃,亦皆达照,毛发不得藏焉。”

汉代涅白色琉璃璧汉代蓝色琉璃耳珰

魏晋南北朝时,因多数天然材料无法比拟剔透晶莹的特性,以及造型和装饰上的华美,因而我国上层社会视琉璃为奇珍异宝。皇家宴会也多将珍馐美酒放置于此。如《晋书王济传》记载:“帝(晋武帝)尝幸其宅,供馔(zhuàn)甚丰,悉贮琉璃器中。”

北魏定县玻璃钵

唐代李亢在《独异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开元间,有长安贩夫王二狗者,尝往返淄郡贩丝,微利也。一日,孤馆遇盗,财物尽失。二狗叹曰:天不助我。遂悬梁欲自尽。冥冥中见一老者,锦衣玉带,头戴朝冠,身穿红袍,白脸长须,温文尔雅,左手如意,右手元宝,高祖赐封财帛星君李相公是也。星君曰:尔当大富贵,岂可轻生!不闻淄州出琉璃乎?又舍元宝一枚,乃去。二狗遂贩琉璃,成长安首富。又感念星君所赐,易名元宝。

晋唐时期五彩琉璃珠串

宋元辽金时期世俗风行,达到生活与艺术的高度统一。玉器受到写实花鸟画影响,其形多以秋山春水、童子花卉为主题,形神兼备。除瓶、壶、盏等容器外,簪钗珠环等首饰产量极大,很多史籍上都有民妇使用琉璃簪钗的记载。

宋代琉璃发钗及配饰

明代的琉璃被称为“药玉”,因疆域内玉材匮乏,玉器雕刻也比较粗糙,故而药玉能替代真玉进入舆服制度。那时的百官朝服,三品以上可佩真玉,四品以下佩药玉。如江苏扬州史可法衣冠冢的药玉带饰,香港关善明先生收藏的药玉组佩等。

至今,从南北方的很多传世品可见明代以珠饰、耳饰、发饰为大宗,产量大、品种多、流传广。

明代涅白色琉璃带板

清代由于受到皇室的重视,成为中国玉器文化最后的高峰期。康熙朝引进西方的人才,在造办处设立琉璃厂(即当时皇家玻璃厂),使国内琉璃制造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达到了战汉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期。

清代红色琉璃

(想要了解更多玻璃与琉璃的发展史可查阅《玻璃器史话》)

琉璃.传说

在洪荒时代,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而大打出手,最后祝融打败了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输而羞愤的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哪知那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从汾河里捞起了许多五色石头,把坚硬的五色石用烈火烧熔,然后用色彩缤纷的熔浆将天上的窟窿补上,挽救了这场灾难。

这里的五色石,就是琉璃的别名。虽然这是一则传说故事,但是却道出了琉璃的制作原理:通过熔炼石头,冷凝以后便形成了晶莹剔透的琉璃。

(本文更多精彩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67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