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陶瓷 >> 陶瓷市场 >> 茶与瓷具,相得益彰的碰撞
朋友们都手工制作过陶瓷杯吗?
想必这个会属于大家的人生初体验,完成的陶瓷杯就像一份送给自己的礼物。
今天和小编来看看与茶相辅相成的伙伴,陶瓷茶器。
梅尧臣的《尝茶和公仪》有提到:
都篮携具上都堂,碾破云团北焙香。
汤嫩水情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长。
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
亦欲清风生两腋,从教吹去月轮旁。
壹
茶与陶瓷的关系
(一)中国是茶和陶瓷的发祥地
中国的茶文化和陶瓷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浮梁即今景德镇,为当时茶叶集散地,也是陶制品的故乡。
密度高的壶,泡起茶来,香味比较清扬;密度低的壶,香味比较低沉。
容度与陶瓷茶具的烧结程度有关,如此陶瓷就成了可控变量。
贰
陶瓷茶器的功能
(二)美貌和实用的结合体
陶瓷更具优点和特点,可以说每件都是精巧的艺术品。
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
国人对于陶瓷茶器的臻选十分考究,以下二则为例:
一则需要发挥出茶叶的最大价值,煮泡出茶的色、香、味。
二则选择合适的陶器,大小材质都恰再符合情景对应外形美观。
这样一来饮茶之美与茶器之美便活灵活现。
给广大爱茶人带来美的享受,心情愉悦指数高涨不停。
叁
陶瓷茶器带来的审美情趣
(三)抒情表意的重要载体
茶人通过陶瓷茶器的样式和颜色来表达他们的尊重方式和情绪价值。
陶瓷茶器在某种意义上,有着年代感,也有着传承力。
尊重方式:陶瓷茶器自然古朴的特性与茶人的价值观相一致,自然受到推崇。
当然也得应人群而异:
古代文人常常将诗文、自然纹样绘制于陶瓷茶器之上,表达出对自然的向往与敬畏。现代富庶之家往往喜欢花哨洋气的宫廷风类型的,彰显了喝茶也气派的派头。
情绪价值:用选择材料、装饰器具、茶器的颜色来来置于情境抒发。
白瓷土:亮洁精致,用以搭配绿茶、白毫乌龙与红茶颇为适合,为保持其洁白,常上层透明釉。
黄泥:制成的茶器显得甘饴,可配以黄茶或白茶。
这种多少来客拜访之时候相对而言是轻快的家常小聚。
朱泥或灰褐系列的火石器土:制成的茶器显得高香、厚实,可配以铁观音、冻顶等轻、中焙火的茶类。
紫砂或较深沉陶士:制成的茶器显得朴实,自然,配以稍重焙火的铁观音、水仙相当搭调。
这种就是懂茶,爱茶讲究人士的品茗聚会,往往喝茶便是大事。
陶瓷茶器与品茶环境也应该相协调,烘托出茶文化深刻的审美情趣,形成情景相融的意境之美。
茶与陶器如老友般会面,用茗煮沸之间,只为带来满堂香气。
结语▼
《诗茶一味》讲述茶与茶诗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希望与各位朋友共同瞻仰并探究茶与茶诗的香与美。说明:《诗茶一味》撰写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文章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