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陶瓷 >> 陶瓷优势 >> 中华瑰宝,尖峰之作可惜流落海外,成各大博
自公元前在埃及成立了第一个庞大的博物院,到16世纪欧洲航海事业兴起,私人搜集珍物的热潮展开,文艺复兴运动亦激起古物学研究的风气,使博物馆学的领域展开新局面。十八世纪开始欧美国家大兴博物馆事业,从此展开了挺进中国掠夺文物的先锋。
从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超过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等国,大都收藏在世界各地的大型博物馆,在世界上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有英国,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博物馆,并且收藏了极其丰富的中国历代文物珍品。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维德花瓶
在20世纪中国文物收藏史上,玻西瓦尔·大维德在收藏界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一生收藏的多件中国瓷器,绝大多数是中国历代官窑中的精品,特别是被陶瓷界以他的名字命名大维德瓶,早已成为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镇馆之宝。
该花瓶出自瓷都景德镇,于元代被烧制而出,属于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共两件,来自中国江西省景德镇,于元代至正年间,即公元年烧造。这对花瓶是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样品之一,也很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瓷瓶。
这些制作精美的瓷器在当时是为皇宫、国内市场而造,或用于出口的。中国的制陶术直到今天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其造型之精美被世人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青花瓷之一,如今被收藏于英国大维德基金会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藏的镇馆之宝:商朝青铜双羊尊
这件仪式用的青铜容酒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的代表作品,可能铸造于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商朝晚期)中国长江流域的湖南省,通高45.1厘米,重10.6公斤,展现出写实又浪漫的艺术风格。两只羊各探向一方,都长着弯曲的羊角,神情安闲,显出一副静穆庄重的气概,眼睛、嘴巴和胡子都被塑造得惟妙惟肖。
商代无论是武器还有很多器皿都是用青铜制作的,所以有考古界一致都认为,商代的青铜器是世界最巅峰时期,相信大家不会有异议。于是每一件能从商代流传下来的青铜器都是非常珍贵的,因为都是当时青铜器的精品,这尊以羊作器是商人祈福心理的反映。从铸造工艺上,当时长江流域很流行在青铜器表面修饰以立体动物设计。
这件双羊尊形状为两只背对背联结为一体的公羊,四条羊腿被巧妙地用作支撑,羊背上驮着的圆柱体则是器皿的口。双羊尊的制作很可能是先铸好羊角,再将它插入用于铸造器皿其余部分的模具当中。双羊尊的饕餮纹在出土那么多商代文物中也是非常罕见的,可惜如今被藏于大英博物馆中。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历代帝王图》摹本
传世国宝《历代帝王图》原画出自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画中包含13位中国古代帝王,该摹本被世人公认为最能还原阎立本原作神韵的摹本,其精髓都被还原得像模像样,放到今天,其文化、艺术甚至金钱价值都是无法估量的存在,可惜被盗走,今收藏在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中。
在中国古代十大名画中,其人物画《历代帝王图》以其重大的历史文化,帝王风貌表现表演到位。画面中从右至左画有十三位帝王形象:前汉昭帝、汉光武帝、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宣帝陈顼、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历代帝王图》属于绢本调色的工笔画,从画像来看,在人物个性刻画上表现出很大的进步,不落俗套,而显得个性分明。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两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战乱、分裂,至隋唐得以完成统一。这一时期是在两汉之后,中国文化空前发展的又一次高峰。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观世音菩萨立像
自从佛教造像在中国文化兴起以来,在漫长的历史中,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都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艺术瑰宝。其中有一尊最完美的中华瑰宝,却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名人梁思成先生最伤感的往事。
年秋天,梁思成前往哈佛大学攻读研究生时,当他看见来自中国的国宝,这尊美绝伦国宝面前时的复杂心情。这尊至今还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的隋代《观世音菩萨立像》,不管的文物价值,工艺水准都属于中国历代石窟雕塑的巅峰之作。
当梁思成归国完成《中国雕塑史》的写作。他在书中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这尊造型完美,艺术精湛的观音立像的赞美和喜爱。其造型完美的中国瑰宝,其工艺之精湛誉为“东方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