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陶瓷 >> 陶瓷前景 >> 为更好保护传承制瓷文化,这些传统的陶瓷技
中国的陶瓷技艺,至今在世界上无人超越,瓷器更是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下面介绍几种传统瓷器制作技艺代表。
1、越窑青瓷
越窑青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越瓷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在工艺美术领域里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
越窑青瓷始烧于东汉,越窑延续烧制千年,于北宋末、南宋初衰落,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广泛,内涵相当丰富的窑系。
越窑是中国瓷窑中盛名之瓷窑,它以其青瓷产品之精美独特,在中国前期瓷史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其制瓷技艺水平、装饰工艺和造型水平,均极其成熟。
越窑青瓷成为其他瓷窑模仿借鉴和引进之对象,加上它有一个从创立、发展、繁荣、鼎盛、衰落的完整历史进程,使它成为中国古代青瓷瓷窑的代表之一。
越窑的造型装饰工艺从汉到宋也是一个不断演变进步的过程,汉代的越窑造型装饰主要模仿青铜器和早期陶器,其器物都比较大气。
唐至北宋是越窑发展的顶峰,造型装饰也是最丰富的时期,造型装饰也越加的精细、精美,这个时期造型稳重端庄,装饰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耀州窑陶瓷
耀州瓷最早的中心窑是在今天的铜川王益区黄堡镇,唐宋时代属耀州治,故名耀州窑。可以想象当年成百上千窑工在此烧窑的惊心动魄场面。
耀州窑唐代开始烧陶瓷,主要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等。五代时大量烧制黑釉器,亦有少量精美的白胎青釉瓷器。
耀州窑作为中国陶瓷史上,甚至世界陶瓷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典型的装饰手法青瓷刻花工艺在北宋晚期达到鼎盛,更是被誉为宋代青瓷刻花之冠。
耀州瓷成品均带有豪放粗犷、乡土气息浓郁的传统艺术特点。其实撇开造型、花纹、图案,仅仅颜色,耀州窑创造出的意境,比元明清青花深沉。
耀州窑刚一出世就显示出一览众山小的霸气,成为北方唯一敢与官、汝、定、哥、钧五大名窑比肩的青瓷窑场,进入皇宫、深入官府和寻常百姓之家。
耀州窑唐代创始,历经五代发展,宋达到鼎盛,在其多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陈炉窑的制瓷技艺和规模已超过同期耀州窑,一跃成为西北地区的瓷业基地和最大烧造区。
3、钧窑陶瓷
钧窑是中国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为宋元时期北方瓷窑,为宋五大名窑之一。钧窑在河南禹县古属钧州,故名。因以钧瓷钧窑着称于世,属北方青瓷系统。
创始于唐,兴盛于北宋,以后历代都有仿造。钧窑胎质细腻,釉色华丽夺目、种类之多不胜枚举;有玫瑰紫、海棠红、茄子紫等。器型以碗盘为多,但以花盆最为出色。
钧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
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不论文房用具或大型器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
钧窑产品规整对称,高雅大气,宫廷气势。建窑,耀州窑,钧窑,作为中国传统瓷文化正宗,历史悠久的风格传承至今。
钧瓷数百年之盛烧不衰,有其独特的工艺特征和风格,钧瓷的窑变艺术更技高一筹,有着极高声誉。钧瓷铜红釉的烧制成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总之,为更好保护传承制瓷文化,钧窑、越窑青瓷、建窑、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均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国家对传统工艺的重视与保护力度。
喜欢的朋友,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