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开元盛世,手工业新貌之采矿铸造陶瓷

发布时间:2023/1/10 14:23:34   

唐代的手工业从经营方式上看,依然是官府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两大类。就官府手工业同汉代相比,各部门的划分日趋精细,国家对官府手工业的管理也有所加强。在中央政府中,国家设置有四监来专门管官府手工业。其中,军器监:掌缮甲弩,下设弩坊、甲坊等二署,分管弓矢刀矛制造成衣制造等。都水监:掌川泽津梁渠堰陂池之政,下设河渠署、河堤谒者、诸津令等。上述四监及监下诸署的设置,表明官府手工业管理机构的庞大和分工的精细,是官府手工业比汉代有较大发展的标志之一。唐代的民间手工业,有相当大的经营规模,定州何名远拥有张续机的手工业作坊,便是个突出的例子,从手工业的部门来看,唐代的手工业比前代均有长足的发展,下面从采矿业、铸造业、陶瓷业、纺织业、印染业、造纸业分析:

(1)采矿业

唐代采矿业已相当发达,各种金属矿有处之多,年产铁万斤、铜26万斤、银1.2万斤。其中,铁矿的分布以南方诸道最多,有60余处,北方诸道有30余处。除金属矿外,唐代文献中已有关于煤矿和开采石油的记载。

(2)铸造业

唐代的金属铸造业部门较多,所铸造的金属器物种类也不少。从现存唐代的金属器物来看,铸造技术比前代已有明显进步,工艺技术有所提高。除铸造和锻炼外,还有手工打制、加工磨制、以及镀金镀银等。金银合铸难题的解决,可谓唐代金银铸造技术的成就之一。在唐代的金属铸造业中,铸钱业和兵器制造业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3)陶瓷业

隋唐的瓷器已由原始瓷器即陶瓷飞跃到用高温烧制而成的、质地坚固的瓷器。隋代的何稠对瓷器烧制技艺的改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越窑系统所产的青瓷和邢窑系统所产的白釉瓷器,都是当时受人喜爱的产品。唐三彩瓷器色彩鲜艳,花纹美丽,器形繁多,有俑类和其他器物两大类。器物的造型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象十分生动而逼真,在中国陶瓷史上可谓是大放异彩,标志着唐代陶瓷业的新发展。

(4)纺织业

唐代纺织品的种类,从文献记载当时市场交换中所反映的情况来看,丝织品有绢、罗、缎、细、绝、绫锦、纹、丝布等,麻织品有葛麻布、白苧布、紫苧布、亭练布、胡女布、女嵇布、细荸布、青等布楚布、直布、竹布、弥布、斑布等,毛织品有毛氍绯毡、毛祷等。此外,还有丝麻毛的交织品,名称也颇多。从分布地域看,丝织业分布广泛,以河南的丝织业最为兴盛,河北次之,江南地区较少。

(5)印染业

印染业与纺织业紧密关联。唐代的印染业,是在纺织业的飞速发展下带动起来的。其中,以官府印染业代表了当时印染业的发展水平,这显然同官府纺织业产品直接为皇室服务、规模较大、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有关。唐代印染业发展了汉代印染加工技术,除夹绩外,又采用了蜡纈、绞撷等印染方法。从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实物标本分析,可知当时的夹纈至少已含有三种印花工艺,即直接印花、碱剂印花、防染印花。盛唐时期为适应夹缬工艺的需要,已将镂空花版改为筛罗花版,同20世纪初兴起的筛网印花技术相比,并不逊色,是当时印染工艺上的一个突破性发展。

(6)造纸业在唐代,由于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官府设置了很多造纸作坊,仅安徽、四川、江西、江苏、浙江等地,就有造纸作坊90余处,造纸业十分兴盛。从造纸业的工艺、种类、质地来看,唐代的造纸业确实大大超过了前代。当时生产的一些名纸,远销各地。当时造纸业最为发达的地区是四川,其他地区造纸业也有普遍的分布,如南海生产的谷纸,罗州生产的香皮纸等。同前代相比唐代的造纸业分布更为普遍,种类与名目更为繁多印色更为讲究,用途就更加广泛。总之,唐代造纸业的空前发展,是同这一时期社会的经济繁荣与文化事业昌盛以及雕版印刷术的兴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9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