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陶瓷 >> 陶瓷前景 >> 陶瓷赏析紧皮亮釉的康熙青花
如果能回到古代,康熙朝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从百废待兴到康熙盛世,充满了新生的力量。康熙一朝的青花瓷器也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康熙早期,景德镇的御窑厂还没有恢复,主要烧瓷力量还是来自于民窑技术的延续。此时的青花瓷,胎粗、釉青,和顺治精细器相接近。器型也相对简单,使用浙江产青花钴料,颜色深沉,蓝中闪灰。康熙中期,御窑厂步入正轨,青花钴料使用云南珠明料,青花发色青翠,有“翠毛蓝”之称,墨分五色,独步本朝。康熙晚期,青花瓷的生产趋于规模化,绘画娴熟,各种品种的生产趋于标准化。青花钴料亦使用浙料,发色深沉,淡雅。
康熙青花博古纹钵式炉
第一件藏品,为康熙青花博古纹钵式炉,撇口,束颈,鼓腹,收足,矮圈足。口沿一圈青花箍,颈部绘有一字云纹。颈部青花打双箍,腹部满绘博古纹,所谓“博古”,即上古留下的鼎彝、瓶壶之类,清代尚金石学,文人赏玩此类物品,以表内心高雅、清净。底釉施釉规矩,较顺治一朝规范很多。此类钵式炉,在过渡期大量烧造,为这一时期的典型器,此件康熙早期的青花炉,带有明代遗风,很具有代表性。
康熙青花洞石竹梅小杯
第二件藏品,为康熙青花洞石竹梅小杯。器物小巧,胎釉坚质,应为康熙最晚期,或雍乾时期制品,以青花在杯壁上绘洞石、竹子、梅花纹。梅花、竹子属岁寒三友,洞石亦代表古朴、气节。此类酒杯或为茶杯,文人气十足。康雍乾三朝,此类杯碟大量外销欧洲,为西方贵族下午茶时使用的茶具。贵族相聚,谈时下新闻,赏中国瓷器。杯子虽小,却浓缩了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精华,值得把玩。
清青花云鹤纹罐
第三件藏品,为清青花云鹤纹罐,此罐短颈、溜肩、直腹、收足、圈足、釉底。云鹤纹源于明嘉靖一朝。嘉靖皇帝笃信道教,纹饰以八仙、八卦、云鹤为主,对后世影响深远。康熙一朝善仿明代器物,其中有仿制明嘉靖云鹤八卦纹碗的制品,后成为清朝官窑定式。此件青花云鹤纹罐与此风格接近。
康熙青花由于产量巨大,精品迭出,故而一直以来成为收藏界的宠儿。康熙青花瓷器有高、中、低档,收藏瓷器入门也往往从康熙青花开始,可以分清明、清之间的差异,是一个不错的起点。康熙瓷器无论官窑、民窑,纹饰喜闻乐见,器型刚劲挺拔,都可以折射出盛世制瓷的辉煌。尽管康熙瓷器数量巨大,品种繁多,但是,自晚清以来,对康熙青花的仿制从未中断,时至今日,还没有能仿制的完全到位的产品。康熙青花,紧皮亮釉、墨分五色、水印指捺痕,以及流畅的画风,都是后人不可望其项背的高峰。
收藏乐趣无限
名者说谈收藏
与您分享部分收藏方面的心得和专业知识
如果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