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陶瓷 >> 陶瓷资源 >> 探路先进陶瓷材料,松山湖企业自研实现生产
智能手机是大众熟悉的通讯设备,但其背后的材料组成也有“大学问”。其中,电子陶瓷便广泛运用在各类通讯设备当中。
在位于松山湖的广东环波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环波”)生产车间,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员工全神贯注,忙着各自手中的工作。环波孵化于香港科技大学,年正式开始运营,其产研中心于年落地松山湖,核心团队来自香港科技大学、中科大、中科院、浙江大学等知名研究所及高校。
目前,企业深耕电子陶瓷全产业链,涵盖多种电子陶瓷材料的前端粉体、生瓷带、尾端器件,为新型通讯材料和器件提供设计研发、测试检测服务,形成配方研发、制备优化、生产加工、拓展应用的良性产业链。
研发中心落地松山湖
自主研发量产设备性能比肩行业“巨头”
环波联合创始人、总经理胡传灯于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毕业。读博期间,胡传灯在其导师温维佳教授的带领下,与团队扎根电子陶瓷产业化领域的研究。这支从高校走出来的队伍,科研能力具备天然优势。
“香港科技大学的成果转化氛围非常好,年我还没毕业,团队就在深圳注册了环波,开始逐步推动电子陶瓷的制备与成果转化。”胡传灯说。
环波科研人员正在开展研发工作
同时,企业联合创始人包括材料物理领域专家、中科院院士陈仙辉等,拥有物理学、纳米学、光学、高频电路系统设计等众多领域专家,从材料端到生产端全环节实现自主研发。
“我们在工艺创新、设备改装方面,都具备相当高的技术门槛。”胡传灯表示,目前环波量产设备的稳定性、加工效率逐步向行业内多年领跑的“巨头”看齐,如京瓷等日本龙头企业等。
“读博期间,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东莞松山湖这个地方。当时我们对松山湖的环境和发展趋势都十分看好,期待在项目工艺更成熟的时候,有机会在此落地。”胡传灯说。
年,在具备一定规模量产能力后,环波选择在松山湖建设产研中心。在胡传灯看来,松山湖是东莞的科技创新核心区,产业优势明显,上下游配套齐全,在此落地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提升产能,以及招聘优质人才、降低运营成本。
立志打造中国版“京瓷”
掌握原始端至器件端全流程生产工艺
当前,电子陶瓷材料广泛应用在各种通讯设备及通讯基站中。环波代表性产品包括陶瓷基板、陶瓷器件。同时,企业团队拥有30多年的材料端研发经验,技术积累深厚。
在测试系统研制方面,环波拥有实现响应毫米波、太赫兹频率表征材料特性的测试手段。
“我们的工作就好比甜点师。电子陶瓷材料的粉体是‘面粉’,把粉体‘揉成面团’‘擀成面皮’,便制成了生瓷带。器件就像一个千层饼,我们对生瓷带进行金属化,就是在每层之间加‘肉馅’。”
胡传灯表示,目前环波可以将ltcc(共烧陶瓷)叠到层以上,材料图形可以实现从毫米波到太赫兹的通信频率,主要应用在卫星、基站等通讯领域。
“我们希望环波成为中国的京瓷。”胡传灯说。京瓷株式会社创立于上世纪50年代日本,最初为一家精密陶瓷生产厂商,创始人是稻盛和夫。如今,京瓷公司的产品包括手机和网络设备、半导体零部件、电子元件等,是世界强企业。
胡传灯表示,国内电子陶瓷材料领域发展较慢,整体产业链完整度不高,比起国际先进水平有技术代差。当前,环波在材料性能上实现对标国际知名行业龙头企业京瓷。
具体而言,环波在工艺端、配方、材料等方面都进行自主创新,能够量产高稳定性陶瓷材料;同时,从原始端粉体到尾端器件的全流程工艺均实现自主研制。产品性能、设计、运作、良品率上均具有行业优势,以匹配半导体芯片级车规行业领域。
破材料性能表征信息匮乏难题
实现高频电子陶瓷批量化生产
目前,通信频率根据波长,可以分为米波、分米波和厘米波,上述波段通常称为超短波或微波。再往上走,更高频率叫毫米波和太赫兹。在通讯领域,毫米波和太赫兹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提供更宽的带宽,有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胡传灯认为,高频化和集成化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在毫米波雷达出现之前,大家对电子陶瓷材料在高频领域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9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