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陶瓷 >> 陶瓷资源 >> 瓷说丨从整个瓷器史,见证瓷器升值神话
从景德镇陶瓷美术风格发展的进程来看,其发展的方向与时代发展脚步具有较强的统一性,随着当代人们审美眼光以及对文化艺术的认识层面不断提升,进而使陶瓷美术创作风格也形成了本质的变化,而其艺术特征与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能够相互结合,使得我国传统艺术得到了更好的传承。本文主要结合当代景德镇陶瓷美术风格、景德镇陶瓷美术时代气息的体现两个方面对未来升值的潜力!
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
从当代陶瓷艺术发展角度而言,其风格主要侧重于对青花瓷、玲珑瓷等方面的研究与制作,而景德镇陶瓷工艺的发展更是体现了这一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特征,从而使得陶瓷艺术的发展方向逐渐向清新典雅的趋势迈进。然而在此之中对于景德镇陶瓷美术风格的构成元素来看,已经与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潮流保持了高度的吻合,在这一基础之上无论是局部色彩的搭配还是美术造型的构建都体现出了时代陶瓷艺术发展的主体方向。对于陶瓷美术造型的构建过程中,很多美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保留了传统陶瓷艺术造型的基本特点,而对于装饰效果而言则是进行了有效的改进,使得时代文化与古典陶瓷艺术之美能够得到更好的融合,使得美术风格更加鲜明,为其时代特征的充分体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谈窑口,必说景德镇。瓷都景德镇古称昌南镇,因在昌江之南,故得名。景德镇是宋真宗以年号所赐。之所以被选为官窑之地,是因为那里的温度气候、水土工匠以及临江运输都非常适合瓷器发展。宋代有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以青白瓷为主要产品。御窑钦定推动了制瓷业的发展,制陶彻底让位于制瓷,标志一个瓷的时代来临了。
从装饰风格的发展历程来看,陶瓷美术作品与其陶瓷艺术的发展特征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在进行陶瓷美术作品装饰的构图角度中,传统的“锦地开光式”以及“图案边角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文化对陶瓷美术作品发展的需求,而其新颖的装饰特点已经涌入人们眼帘,这些陶瓷美术作品的装饰构建特点具有一定的文化特征,同时也不乏古典艺术的内在美,使得陶瓷美术装饰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创新发展的格局,最有代表意义的则是“书画合璧式”装饰风格为人们所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这也是传统艺术与当代文化形成传承与发展最用力的说明。
不过,宋代的青白瓷也有它的问题,巨大的需求致使原料匮乏。谁知这个问题竟然在百年之后的元代解决了。元代在青白瓷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元青花,青花料来自波斯。本以为这下大功告成了,可优质瓷石材料又枯竭了。可是工匠们又在景德镇附近发现了高岭土,通过它与瓷石的混合,成为制瓷的黏土材料,解决了原料匮乏问题。这不仅是陶瓷史的飞跃,也是科学上的大进步!
书中有一个例子: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文会图》,是宋徽宗赵佶的亲笔。画中描绘的是一次茶会的场景。大桌上的小碟、托盏以及温酒壶,分明都是景德镇窑青白瓷。你看,从宋真宗至宋徽宗已过百余年,景德镇仍然深受皇家青睐。有皇帝给打广告,宋代的制瓷业蓬勃发展起来,增加了不少窑口。
我们说,宣德帝的青花瓷蟋蟀罐也好,成化帝的斗彩酒杯也罢,还有康熙的郎窑红釉、雍正的粉彩瓷,以及乾隆的仿竹雕瓷器,都少不了帝王推动瓷器发展的影子。西方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对中国帝王垄断的陶瓷业发展形成了冲击,曾经如日中天的窑业终于暗淡下来,景德镇也一蹶不振。
从创作的角度来讲,创新元素的形成则是创作灵感的重要体现,而陶瓷作品美术创作领域主要以创新为根本,对其陶瓷美术作品根源进行不断的深入挖掘,进而使得创作灵感能够得到充分的激发,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艺术创作动力。“墨色”创作则是陶瓷美术作品创作的新领域,其中在陶瓷山水画中将稍许洗染的绿色与褚色加以点缀,使得能够呈现出云雾缭绕、重峦叠嶂的意境,进而似的天地之间能够融为一体。再加上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这样使得陶瓷美术作品更加具有立体感以及欣赏价值。对此陶瓷美术作品的创作形成新的领域,同时对于陶瓷美术的意境构建也能够形成新的突破,满足时代发展进程对陶瓷美术创作所提出的新挑战。
路在何方是本书的结束章标题,也是涂睿明留给大家的问题。阎崇年在《御窑千年》里说:以一种优美器物即瓷器作为中国的英文国名,既是瓷器的骄傲,也是中国的自豪。如此说来,瓷器,作为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代表符号,就该重归辉煌。在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近代瓷器也成为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当现代瓷器也成为历史长河的一个印记之时,近代瓷器艺术品价值也将成为无价之宝,升值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