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浅说传统手工艺

发布时间:2025/1/17 11:49:32   

陶瓷

中国的英文名就是“陶瓷(china)”,可见,陶瓷除了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最富民族特色的日用工艺品,更是中国对外政治、经济、外交、文化输出的一张“名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陶瓷手艺人们的共同努力下,许多失传的技艺已经恢复,五大名窑“官、钧、汝、定、哥”,越窑青瓷、磁州窑、耀州窑……都逐步恢复了往日的生机。陶瓷,用陶土和瓷土为原料,经配料、成型等流程制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备受世人的推崇。如今,在陶瓷手艺人们的共同努力下,许多失传的技艺重新得到传承。

景泰蓝

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名,故后人称这种金属器为“景泰蓝”。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景泰蓝工艺几经波折,在一代才女林徽因等人的保护下才得以恢复。如今,景泰蓝作品不仅作为“国礼”,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刺绣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刺绣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等,刺绣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如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艺术品装饰。

竹编

竹编最早在新石器时代出现,那时人们为了将剩余的食物存放起来,就将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到了明清时期,竹编工艺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如今,竹编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富有艺术观赏性。竹编工艺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3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