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醴瓷攀上珠峰再探新路

发布时间:2023/9/25 16:24:13   
00:12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戴鹏

渌江畔,西山腰,全国瓷业大师再次云集。

5月20日,以“醴陵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与产业发展”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醴陵渌江书院拉开帷幕。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吴诗中等16位专家学者与企业界人士共叙醴陵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共谋产业发展蓝图。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以视频形式,祝贺研讨会举行。

传承:醴陵陶瓷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没有品牌就是为人做嫁衣,就谈不上高质量发展。醴陵陶瓷要把握当前国内大循环和消费升级的机遇,加快由产品经济向品牌经济升级。”5月20日研讨会上,湖南省陶瓷行业协会会长、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君奇说。

琢泥成器,人生一味;妙笔生花,人生一境。陶瓷,是醴陵传承千年的传统产业,也是醴陵底蕴深厚的城市品牌。凭着“釉下五彩瓷”的非凡技艺,获得“天下名瓷出醴陵”的盛誉。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醴陵釉下五彩瓷享誉世界的四大特点。”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李立新说,随着市场和资源不断向品牌集中的趋势下,醴陵陶瓷依托文化底蕴,加大培育力度,打造世界瞩目的陶瓷品牌。

品牌的效应显而易见,从多年前的万国博览会,到当今的广交会、世园会、进博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等,醴陵釉下五彩瓷受世界热捧。

近年来,醴陵陶瓷借助“一带一路”加快“走出去”,在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设立境外营销网点30余家,产品远销余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醴陵陶瓷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日用瓷年产量近亿件,已成为宜家、沃尔玛、星巴克等全球著名品牌的订制产品。

据株洲海关统计,年醴陵市陶瓷出口规模达近30亿元,占全国陶瓷出口量的50%以上,日用瓷出口全国榜首。研讨现场,不止一位醴陵陶瓷企业负责人提到,全世界每4个陶瓷杯,就有1个产自醴陵。

 创新:绵延千年的窑火烧出“科技范”

“陶瓷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越来越重的人力成本包袱。醴陵陶瓷产业想要坚持高端化发展思路,就必须引进现代科技、现代管理,走智能制造之路。”湖南大学陶瓷研究所所长肖汉宁在研讨会上的观点,得到了众多业内大师的肯定。

陶润实业是醴陵一家以日用陶瓷为主的外贸型企业,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董事长文智勇介绍,自动化是醴陵陶瓷企业的重要发展支撑。

“我们工场升级后一台设备一小时至少可生产件产品,相当于过去半自动化设备一天的产量。”文智勇说,智能改造不仅带来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还有效缓解了陶瓷制品易变形的难题,卖相好了,品质优了,销售也就更有底气了。

近年来,醴陵已有近家陶瓷生产企业累计投入近4亿元进行了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引进安装近1台(套)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装备。目前,醴陵陶瓷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替代率超过70%,在全国陶瓷主产区位居前列。

“在醴陵,陶瓷产品不再是传统观念的锅碗瓢盆。”上海市领军人才、原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院长程建新说,薪火相传、绵延千年的窑火在醴陵燃烧出各种“科技范”。

近年来,醴陵陶瓷产业的创新成果持续涌现,研发的功能陶瓷、陶瓷新材料等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子、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醴陵华鑫电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0千伏避雷器用瓷套,打破国际垄断;醴陵市浦口电瓷制造有限公司1千伏变压器瓷套,刷新国内技术水平……在醴陵,由一块瓷泥裂变为0多种电瓷产品,配套全球电力设备,攀上有“电力珠峰”之称的特高压。

目前,醴陵已有陶瓷行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5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4家、国家级和省级创新中心13个,研发的功能陶瓷、陶瓷新材料等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子、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7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