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陶瓷 >> 陶瓷发展 >> 荣耀Magic4至臻版体验全部拉满的硬核
一个月前,荣耀Magic4至臻版正式开售,12GB+GB售价元。
作为新荣耀在高端市场的扛鼎之作,荣耀Magic4系列集性能、影像、隐私安全等诸多新技术特性于一身,实现了极致的影像、出类拔萃的性能调校以及高端化的设计,而荣耀Magic4至臻版,更是大杯中的超大杯,其拥有整个系列最为强悍的摄像头配置,包括惊人的1/1.12英寸超大底传感器、全球首款双自由曲面超广角摄像头、大像素潜望式长焦主摄等等,还有全新自研HONORImageEngine图像引擎加持,更是以总分的成绩创造了DXOMARK最高分。
此前IT之家已经陆续分享了荣耀Magic4、荣耀Magic4Pro两款产品的评测。
本篇文章,将带来荣耀Magic4系列老大哥——荣耀Magic4至臻版的评测体验(重点围绕影像方面),话不多少,下面一起进入评测体验环节。
荣耀Magic4至臻版配置规格如下:
第一部分:影像体验
1、影像规格
荣耀Magic4至臻版硕大的后置影像模组,以及密密麻麻的传感器,但实际上主要成像的只有三颗:主摄、超广角和3.5X潜望镜。另外两颗,则是50MP光谱增强镜头和8×8dToF激光对焦+flicker传感器,用于辅助三颗主摄成像。
具体来看,这枚主摄型号为GNH,其拥有1/1.12”超大底,这几乎是目前主流手机的天花板大底,大底带来的硬件优势是相当明显的:更佳的信噪比、更高的动态范围、超强的感光能力。
不仅如此,荣耀Magic4至臻版还为其配备了高规格8P光学镜头和OIS光学防抖。
万的超广角同样也是主摄级别,这也是行业首款双自由曲面摄像头,支持°超广视角,边缘畸变低至0.5%,还支持2.5cm微距摄影。
万像素的3.5X潜望摄像头,支持3.5X光学变焦、10X混合变焦、X数字变焦,并支持OIS光学防抖与EIS电子双重防抖,从硬件规格来看,也是妥妥的主摄水准。
此外,荣耀Magic4至臻版还搭载了8*8点阵激光测距的dToF镜头,可以提供更加精准的深感信息,多光谱色温传感器,可以捕捉复杂的光线信息,搭配智能白平衡算法,将照片的色彩精准度提升了29%。Flicker传感器则可以有效抑制拍摄频闪。
荣耀Magic4至臻版还搭载了一颗独立影像芯片,最高处理带宽20bit,支持28.8TOPS的最高AI算力,可实现4KRAW域的实时图像计算,4K夜景视频实时预览和4K超级夜景视频拍摄等能力。
总的来说,单看硬件基础,荣耀Magic4至臻版的影像能力就足以“傲视群雄”了。但既然叫“至臻”了,价格都卖到元了,荣耀Magic4至臻版显然不止于此。
2、多主摄融合计算摄影
以往,手机的多镜头基本都是“孤军奋战”状态,每一枚镜头都忙碌在各自的领域内,这样的劣势在于,手机无法发挥出每一个镜头的最大优势,比如超广角拍摄,就无法利用主摄的大像素、大底优势拍摄出画质更出色的超广角样张;再比如主摄和超长焦之间的焦段,无法利用超长焦镜头填充彩色主摄画面中间的细节。
当然,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无限提升每一颗镜头的“单兵作战”能力,但毕竟手机空间寸土寸金,传感器尺寸升级与整机布局之间的矛盾无法完美平衡——粗暴的堆料,并不是当下最合适的解决办法。
所以,早在荣耀Magic3系列上,荣耀就率先提出了“多主摄融合计算摄影”的概念,这是一项通过RGB、灰阶、光谱、深度等多维度信息综合优化,做到全镜头参与,全焦段融合的计算摄影技术。
(荣耀Magic3系列多主摄融合计算摄影)
简单理解,就是通过软件融合算法将所有摄像头采集的信息都利用起来,让多颗摄像头之间彼此交流,全场景的提升图像的拍摄质量,为用户带来全焦段超清拍摄体验。
在全新的荣耀Magic4系列上,这项技术再次全面升级,用官方资料描述,这项可以根据效果和环境智能调整计算摄影方案,在超广角主摄融合、主摄长焦融合,长焦多帧融合不同方式中自动切换,并通过RGB、灰阶、光谱、深度等多维度信息综合优化,真正意义做到全镜头参与、全焦段融合。
在此基础之上,荣耀Magic4至臻版更支持主摄像头与光谱增强摄像头融合,为计算摄影带来更强的动态范围和更精准的环境色彩观感。
3、多主摄融合体验
为了方便大家直观感受到荣耀“融合计算摄影技术”的优势,IT之家选择了“镜头遮挡法”进行样张对比拍摄。
首先是主摄成像。
如下图所示,下方展示的是无任何遮挡、正常情况下的主摄样张:
正常拍摄(主摄样张)
上述样张拍摄于雨后,此时天色仍有些阴霾,太阳在斜上方,在该场景下,荣耀Magic4至臻版主摄大底的优势显示的淋漓尽致,超高的动态范围表现,以及通透明亮的观感,包括天空云彩、地面湿漉漉草皮细节都有得到了保留。
除了大底的优势之外,荣耀Magic4至臻版上的这枚万像素光谱增强摄像头,在上述样张成像中也起到了强大的影像捕捉和计算摄影能力。
在这种天色不太好的环境下,荣耀Magic4至臻版主摄成像样张,看起来仍是很讨喜。
接下来,我们手动遮挡这枚万像素光谱增强摄像头,此时成像样张无法“融合”,如下图所示,画面宽容度显然降低了一个档次,天空的云朵也没那么有层次感了。
事实上,这张被遮挡的样张,更符合当时的环境,但也确实不太好看。
遮挡光谱增强摄像头(主摄样张)
我们中心放大来看,此时右侧样张中出现的楼房、草皮,动态范围都低了一个档,草皮也丢失了大量的细节,整体看起来雾蒙蒙的,而左侧的则明显通透了许多。
(中心放大)
再来看看变焦焦段。
荣耀Magic4至臻版在1x-3.5X之间的焦段成像,事实上并非简单的主摄裁切,而是有这枚3.5x潜望镜参与帮助的。
在这个融合过程中,3.5X长焦镜头填充主摄画面中间的细节,以保证3.5X以下焦段的画面清晰度。
如下图所示,左侧为正常2X拍摄,右侧为遮挡3.5x长焦镜头后的拍摄样张,乍看区别不大,但是放大之后,就会有明显差异。
我们将中心的居民楼放大,得益于3.5X潜望长焦的帮助,左侧2X正常拍摄样张中,放大后仍有相当丰富的细节,画面锐利清晰,而左侧的遮挡样张,此时居民楼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涂抹痕迹。
(中心放大)
再来看一下下组样张,如同样都是3X样张,融合前、融合后对比非常明显。左侧橙色文字标牌边缘、纹理都非常清晰,而右侧的则有明显的涂抹和马赛克感。
(中心放大)
在我们的日常手机使用过程中,事实上诸如2X、2.5X长焦段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为了保证该焦段内的画质表现更佳,荣耀借助多主摄融合技术,使用超长焦镜头填充彩色主摄画面中间的细节,增强长焦画质清晰度。这项技术,是相当具有实用性的。
再来看看超广角。
相较于长焦,超广角的融合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当然这也和超广角本身就很强有关,毕竟越强大,边际递减效应越明显。
4、静态样张:
(均自动模式、开启AI)
需要说明一点,融合计算摄影技术是集成在荣耀Magic4至臻版影像系统里的,没有单独开关,用户每一次的拍摄,都有该技术的加持。
我们来看一下荣耀Magic4至臻版的成像样张表现。
首先是主摄微距,大底、大光圈带来的浅景深效果相当明显,如下图所示,被拍摄的松果有着非常强的立体感,而身后背景的虚化也是恰到好处,整体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美感。
主摄微距
主摄微距
我们将上述照片对焦点放大,如下图所示,可以清晰地看到枝叶的脉络和毛绒,画面有着相当强的解析力。嫩叶娇嫩欲滴,色彩调教的喜人。
(对焦点放大)
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主摄有着相当出色的曝光和宽广的动态范围表现,白平衡也是比较精准,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
主摄
主摄
在色彩表现上,荣耀Magic4至臻版属于在真实路线上略讨好眼球的风格,画面很有张力,氛围感很强。
万超广角也有着不俗的动态范围表现,如下图所示,在上述大逆光场景下,荣耀Magic4至臻版超广角拍摄的样张逆光部分的暗部细节几乎都得到了保留,画面通透,妥妥的旗舰水准。
此外,超广角的边缘抗畸变效果也令人印象深刻。
超广角
我们将中心逆光部分放大,可以看到暗部细节均得到了保留,天空也没有过曝,只不过略有算法痕迹,比如下方的木条边缘就有些锯齿感。
(中心放大)
超广角
超广角
不过,有一说一,虽然荣耀Magic4至臻版的主摄和超广角都相当强,但真正让笔者喜欢的,还是下面的这颗3.5X潜望镜长焦。
不夸张的说,这是今年以来,笔者用过最好的一颗潜望镜,纵观这两年,这颗潜望镜的表现,也足以进入笔者心目中的前三位置。
这颗3.5X的潜望镜头成像素质非常之高,加之光学防抖,成片率很高,再加上长焦天然的构图优势,因此笔者使用这颗长焦的次数,甚至远超主摄。
3.5X
3.5X
荣耀Magic4至臻版潜望长焦的画质、色彩表现基本与主摄一个水准表现,如下图所示,画面中心放大之后,墙壁纹理细节仍得到了不错的保留,这也足以说明这款潜望镜的优秀了。
3.5X
(中心位置放大)
在7X长焦拍摄上,画面仍有着不俗的解析力。荣耀Magic4至臻版最高支持X长焦,但也更多的是“秀肌肉”作用,毕竟超过20X之后,画面就有明显涂抹痕迹了,当望远镜用用倒还挺合适。
7X长焦(等效万像素)
我们再来看一下荣耀Magic4至臻版的夜景表现。
如下图所示,夜景样张给人的第一观感就是通透干净,毕竟主摄有着8P镜片和超级抗炫光镀膜加持。再比如夜空部分,也几乎是没任何噪点,观感非常出色。
主摄
主摄
超广角的表现同样如此,不过毕竟底子没有主摄那么大,因此夜拍时候边缘部分不太经得起放大。
超广角
在极夜环境下,荣耀Magic4至臻版大底带来的“夜视仪”优势再次就体现了出来,在一些光源极为苛刻的环境下,荣耀Magic4至臻版拍摄的样张,甚至会给人一种“傍晚拍摄”的错觉。
不过,在这些极限场景,荣耀Magic4至臻版有小概率白平衡容易出现问题,偶尔对焦也不太“聪明”,需要手动对焦。
主摄(夜景,周围无光源)
更多样张:
主摄
超广角
3.5X
3.5X
超广角
主摄
主摄
3.5X
荣耀Magic4至臻版在影像方面的表现,是妥妥的第一梯队表现,当然,也有几个小遗憾,比如在一些需要计算摄影的场景(如夜景、逆光等),打开刚拍摄的照片,会有个明显的“计算”过程,甚至需要1-2s左右时间,略有影响体验。
再比如在部分场景下,(比如大光比,下图)有些用力过猛,导致画面锐度过高,白平衡偏冷,导致照片看起来不那么真实。
再就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在焦段切换的时候,还是不太流畅。以及预览画面与最终样张之间还是略有差异。
当然,这几点也算是“吹毛求疵”了,总的来说,荣耀Magic4至臻版在影像堆料、算法方面都对得起“至臻”这两个字,单颗镜头拎出来都很豪华、很能打,更何况还有“融合计算摄影”加持,普通消费者也无需太过研究专业拍摄,拿起荣耀Magic4至臻版,就能拍摄相当不错的照片,并且,没有焦段限制。
视频录制方面,荣耀Magic4至臻版还支持录中美拍、一录多得等功能,还首发了4K60fps10bit-log电影模式,时间原因,这里就不体验了。
第二部分:外观设计
作为荣耀Magic4系列的旗舰机型,Magic4至臻版采用了相当大胆、激进的设计,首先就是那个让人无法忽视的后置影像模组。
这个被称之为“缪斯之眼”的巨大影像模组,采用了不规则的八边形设计,最中间的潜望镜周围,还有略微高亮的回圆设计,整个影像模组,更是凸起于机身。
在机身线条上,荣耀Magic4至臻版的设计也很大胆,比如影像模组的上下两侧,就有一个明显的渐进高度坡,一方面缓冲了凸起的镜头后盖,另一方面也让整个机身看起来复杂和高端。
在这陶瓷机身凸起的区域,荣耀还加入了拉丝工艺,让手机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质感,中间拉丝部分比较丝滑、而两侧的高光陶瓷区域则有明显的阻尼感。
在机身后壳的两侧,还有两排密麻的竖条纹理线,进一步丰富了手机的观感。
在机身材质上,Magic4至臻版采用了纳米微晶陶瓷,正面屏幕则覆盖超曲纳米微晶面板,强度和耐磨性更佳,毕竟都叫“至臻”了,就现在的制造工艺来讲,陶瓷是最适合的选择了。
配色方面,Magic4至臻版提供了黑白两款。
除了巨大的影像模组和极具辨识度的设计之外,让人无法忽视的,还有高达g的机身重量,以及9mm的机身厚度。
用高情商的语言来描述荣耀Magic4至臻版的重量和握持手感——拿起来就会觉得很贵。
不过,g的机身重量,对女性用户来说并不友好。
配件方面,荣耀Magic4至臻版提供了W的A口快充头(没用C口有点可惜)、6A的数据线,以及C口的有线耳机,并且均采用了纯黑色设计。
附送的手机壳质感也相当出众,两侧采用了素皮工艺,中间则是亲肤材质,手感很好,并且,这个手机壳一点也不重,套在手机上使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毕竟手机已经很重了)。
第三部分:屏幕
回到正面,荣耀Magic4至臻版采用了四曲屏设计,两侧弧度曲率比较大,但弧度的区域很小,两边曲屏属于紧凑型设计。
这块屏幕来自京东方,屏幕素质方面,包括6.81英寸、对比度000:1,峰值最大亮度0nit,屏幕分辨率为x,PPI,还支持10.7亿色彩、%DCI-P3、HDR10+等等。
这也是一块挑不出毛病的好屏幕。
屏幕上下两侧,采用了微曲设计,肉眼来看,“上巴”和下巴基本等窄。
这块屏幕,还在业界首次实现了LTPO屏幕+Hz高频PWM调光。
PWM调光,即通过控制模组背光灯亮、灭交替时间调节亮度,“频闪”由此而诞生。虽然这些“频闪”无法用肉眼察觉,但人眼是存在视觉暂留效应的,PWM调光频率越低(即亮、灭交替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引起人眼疲劳,同样,屏幕亮度越低,低频PWM调光看起来就越难受。
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即用高频PWM调光。
长久以来,高频PWM调光一直都是荣耀手机的优势。相较于类DC调光,高频PWM调光在低亮时无需担心偏色以及亮度不均匀等问题。
荣耀Magic4系列全系标配了Hz高频PWM调光,其有效降低90nit以下低亮度显示场景的显示闪烁度。就实际体验来说,荣耀Magic4系列屏幕给人的第一观感就是舒服,即便是在一些昏暗场景下使用,荣耀Magic4系列屏幕也不会让人眼觉得很累。
和友商的产品(低频PWM调光)对比,就能明显感受到,友商手机的闪烁更加明显
当然,并不是说荣耀Magic4系列的屏幕是%护眼的,只是减少了用眼压力,要想完全护眼,放下手机立地成佛。
荣耀Magic4系列同样支持LTPO,可智能调节1-Hz中的最优动态屏幕刷新率,进一步保证流畅体验,同时降低功耗。
我们选择了几个场景,比如在阅读场景,翻页时为90Hz,随后立马10Hz,页面静止不动几十秒后,帧率会降至1Hz。
(阅读场景下,翻页时90Hz)
(静止后最低变为1Hz)
(短信场景下,滑动时为Hz,静止后变为60)
(微博场景下,滑动时为90hz)
(页面静止后,变为60Hz)
(在支持Hz的游戏中,屏幕就会运行在满血的Hz)
第四部分:性能体验
性能部分,荣耀Magic4至臻版搭载了骁龙8Gen1,UFS3.1+LPDDR5,拥有GPUTurboX、LINKTurboX、OSTurboX三大技术加持。内置的独立显示芯片还可以在游戏中实现“插帧”,散热部分,采用了第三代石墨烯+VC液冷技术。
我们直接来看一下跑分:
(安兔兔、GeekBench5、Androbench跑分)
(3DMark,侧重GPU和性能释放)
荣耀Magic4至臻版的安兔兔跑分接近万,3DMark的WildLife平均帧率突破了60,总分数更是达到了1万,从跑分数据来看,荣耀Magic4至臻版基本可以说是当下的旗舰水准。
再来看一下荣耀Magic4至臻版在最高画质下的《原神》表现。
(原神画质设置如上)
首先是最高画质的《原神》,游戏25分钟,平均帧率为53.3fps,稳帧指数仅为4.9,妥妥的旗舰机表现水准。
从帧率波动情况来看,25分钟的游戏中没有出现锁帧降频的现象,帧率波动基本处于战斗场景下,会降至40帧左右,低于35帧的情况非常少,这个测试成绩,属于相对出色的了。
功耗方面,25分钟的原神为5.9W左右,在一众骁龙8Gen1旗舰中,不算高。
温度方面,正面最高温度45.2°C,温度不算低,但好在散热较快,游戏中也没出现高温降频现象,显然荣耀Magic4至臻版属于比较偏激进的性能调教。
荣耀Magic4至臻版内置了0mAh电池,支持W快充,并且采用的是单电芯双回路三电极设计,IT之家实测完全充满不足30分钟,前20分钟即可充至80%。
续航部分,如下图所示,中度使用(亮屏8小时),此时电量还剩20%。按照笔者的正常用机情况,坚持一天没问题。不过,低于15%之后,电池电量掉的比较快,到3%左右就直接关机了(家族传统了)。
续航部分,荣耀Magic4至臻版整体表现属于中游偏上水准。只不过考虑到将近g的机身,0mAh的电池容量有点让笔者感到意外(潜意识里总觉得电池得超过mAh才能对得起这个重量)。
总结:
时间原因,荣耀Magic4至臻版还有很多亮点来不及写了,比如针对商务人士推出的隐私通话功能,比如与Win11设备互联的“YourPhone”,以及荣耀手机的多屏协同等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IT之家《荣耀Magic4图文评测》进行详细了解。
荣耀Magic4至臻版是一款设计足够大气、配置很硬核、体验全面兼顾的高端旗舰产品,是在极致产品主义下,荣耀对高端旗舰机的理解和进一步塑造。
这款荣耀今年上半年的集大成之作,对得起“至臻”二字。
如果你预算充足,追求一款面面俱到,且具高辨识度、影像能力出众的高端机,荣耀Magic4至臻版就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当然,如果预算不那么充足,事实上标准款的荣耀Magic4也很值得购买,毕竟元,就能得到荣耀Magic4至臻版70%左右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