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陶瓷 >> 陶瓷发展 >> 格古古陶瓷小叙明隆庆万历民窑青花瓷
本篇接续上篇,继续探讨万历青花。之前我们了解了万历青花的胎釉工艺及表现特点,现在接着深入研判青花的颜料、纹饰及晚明瓷器外销的情况。
三、万历民窑青花的颜料和绘画风格
万历民窑青花的颜料使用呈现多种类齐头并进,既有淡雅的石子青也有发色浓郁的颜料,最后的回青(万历之后“回青”绝迹)及多种青花颜料掺和调色的现象。民窑所用的情画颜料各代均有多种并行的现象,这一点在万历朝更加突出。说好听的叫丰富多彩,说难听的叫各色杂陈。如:图1的青花人物故事炉使用的就是比较明艳的青花颜料,而图2的青花龙凤纹碗使用的就是发色偏蓝黑的浓重颜料。
图2明万历青花龙凤纹碗(局部)万历的青花的绘画风格也较明代其他时期稍有复杂,主要是因为万历朝长达48年的时间,是明代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青花的主流绘画特征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辅助纹饰繁密乃至密不透风,且经常出现无主题的画面。如图3的盖梅瓶,整体画面没有突出的核心内容,但是缠枝纹遍布器身、密不透风。
图3明万历青花缠枝花卉梅瓶万历中后期瓷器的青花绘画逐渐走向主次分明、画面疏朗,还出现了部分文人画的清新风味和内容。这种纹饰风格便是“转变期”的滥觞。如:图4青花文人故事葫芦瓶。已经具备转变期初步特征。绘画手法中“分水法”及“皴法”等技法已经出现萌芽;画面布局疏朗、内容讲求文人意境。
图4明万历青花文人故事葫芦瓶总之万历青花在晚明这个政治昏暗、经济自由的矛盾社会背景下也呈现出了既矛盾又丰富的样态,仿佛是一切明朗之前的混沌期。其中既包含着即将沉沦消失的部分内容,也孕育着未来将发扬光大的部分内容。万历青花,作为青花史上明代青花的最后一个时代,它遗留给我们极大丰富的实物见证,邀月的私藏中万历青花也是各代藏品中最丰富的存在。
四、万历青花的纹饰断代
图5明万历蓝底白花青花云鹤纹盘1、嘉靖时期的纹饰遗留
嘉靖朝由于皇帝本人的原因创生和盛行了大量与道教相关的题材和纹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万历朝继承。如:图5的云鹤纹盘,云鹤的构图与嘉靖同出一辙。
图6明万历鹤鹿同春青花盘图6鹤鹿同春青花盘,器型为葵口盘。既继承了嘉靖朝的绘画特征又结合了万历本朝辅助纹饰繁密的特征。
2、纹饰创新之一——铁线描
所谓“铁线描”是万历时期创造的一种绘画手段。只用细线够勒,不用平涂和渲染而是在画面中本该填色的地方使用规则的细斜线填充(见:图7、图8)。这一绘画方法形成的最明显效果就是清新淡雅。这一绘法一直延续到整个清代尤其是清嘉庆之后大量流行。
图7明万历青花铁线描麒麟纹小盘图8明万历青花铁线描书生人物纹小盖罐上图两件“铁线描”实物从绘画看,时间为图8在前、图7在后。关于铁线描的产生曾经有一位名家解释为”明末青花颜料缺乏,为节省颜料而发明“。对此邀月斗胆提出一个异议。从历史遗留下来的大量万历瓷器来看,根本不存在明末”穷到没有颜料“,铁线描的出现纯粹只是一项对青花瓷绘画的创新。
3、专用外销瓷的出现
图9明万历芦雁纹青花盘随着晚明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国陶瓷盛行世界,重点是欧洲。此时期出现大量定烧的外贸瓷。后来被称为“克拉克青花瓷”(其中有少量彩瓷)(见图9)。关于这部分瓷器比较有趣,小编邀月曾经一度痴迷并大量购买。这个问题本篇暂不展开。待有机会专门撰文介绍。
到此本篇关于万历民窑青花的话题就到了结束的时候。本篇也是明代青花系列小文的最后一篇。文章虽然结束,可是关于万历青花乃至明代青花邀月依然有大量谜团等待解开,今后随着考察发现和对比研判继续加深,将随时以专题小文的形式与瓷友分享。
接下来我们将沿着时代的线索进入”转变期青花“的介绍。欢迎朋友们继续阅读、交流、点赞、转发。瓷友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