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陶瓷 >> 陶瓷发展 >>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陶瓷膜甘草水提液过程的影
一、采用膜分离技术的前景
膜分离技术具有节能、高效、无相变化、耗能低、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因此,利用现代膜分化学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尤其适合于中药水提液的精制。然而目前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的不是很多,膜污染始终是制约膜分离技术实际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由于中药水提液组成极为复杂,且大都含有大量悬浮性固体颗粒和蛋白质、淀粉、多糖、胶体等高分子物质,不经预处理直接微滤或超滤膜极易被污染和堵塞,造成膜通量锐减。因此必须对中药的水提液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减轻膜污染。
二、工艺流程
1、取药材,加10倍量水浸泡30min后煎煮,微沸1.5h后过筛网;药渣中加入7倍量2次蒸馏水,微沸1h后过筛网得2份煎滤液,合并滤液加蒸馏水即得甘草水提液。
2、预处理采用絮凝、离心、调节pH值和粗滤等方法对甘草水提液进行预处理。
三、结论
1、甘草水提液粗滤处理后预处理保留参考文献率、膜后转移率都比较大,渗透液有效成分含量也高,但是从通量及污染度方面看,粗滤处理是所有预处理中通量最小污染度最大的,这对于膜的使用寿命来说是不利的。壳聚糖絮凝虽然膜稳定通量较大但其总保留率很低也不适合甘草水提液的预处理。
2、从膜污染度、膜通量及膜前膜后有效成分含量及总保留率来看,调节pH-7的预处理膜稳定通量最大、膜污染度最小、有效成分含量及总保留率最高,是药液过膜时的最佳预处理方法。
3、中药水提液是个复杂的体系,对于不同的水提液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最佳的预处理方法。但从膜过滤过程中可以看出,经过预处理可以或多或少减轻膜污染,但我们还要从有效成分的保留率来考虑合适的预处理方法。
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