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九绵高速施工发掘一只陶瓷碗,证明1600

发布时间:2025/7/9 15:01:56   
郑华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1/5448270.html

九绵高速江油段正在施工,一个月前,工地惊现两个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崖墓群。

18日,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获悉,经过省、市考古部门组成的联合考古队一个多月的发掘清理,已出土陶俑、陶罐、陶房、陶壶等随葬品,还发现了四周有精美花纹的扁形汉砖和摇钱树底座,以及铜簪、五铢钱等金属文物。近日,还出土陶瓷碗和碎片。专家表示,这可以佐证四川江油地区早在年前制陶业就已相当发达,制陶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

高速施工

发掘两个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崖墓群

5月上旬,九绵高速江油区间某施工段,工程机械操作人员在施工时发现很大一个窟窿,且非常深。发现异常后,施工队负责人将这一情况迅速上报有关方面。江油市文物管理所考古人员闻讯后,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处置。经过初步勘查,怀疑可能为古代崖墓群,于是及时上报绵阳、四川省文博、考古单位。

而后,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博物馆、绵阳市考古研究所、江油市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疑似崖墓群进行“会诊”,最终确认为距今年至年左右的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崖墓,有大小40余孔,形成两大崖墓群。

5月12日,抢救性发掘工作正式启动。5月24日,考古人员开始对崖墓进行考古挖掘。据介绍,崖墓所在的山崖是干燥的沉积岩,当地叫黄板石,质地疏松,易于挖掘,所以形成了崖墓群。这些崖墓都由墓室、墓门、墓道三部分构成。迄至目前,已清理其中三座崖墓。而3号崖墓保存最完好,进深为5米,高1.9米,宽2.2米。其最里面还有一个小龛,应该是放灯盏的地方,因为小龛的上方有烟炱熏过的痕迹。

当天下午,在8号崖墓发掘中,考古人员挖出一只十分完好的灰陶男侍俑。该俑高33厘米,底座最宽处13厘米,身穿汉服,头戴巾帻,神态安详,栩栩如生。在挖掘过程中,还不时发现一些铜钱。不过,铜钱锈蚀厉害,有的铜钱上面还可以依稀看到用篆书铸出的“五”、“铢”两字。据了解,“五铢钱”是汉代一直到三国、魏晋、南北朝广泛使用的、官方铸造的一种货币。

发现奇石

墓主可能是一位奇石爱好者

据介绍,6月3日上午,联合考古队在17号崖墓中发现一只完好无损的四耳青瓷罐之后,又意外出土一块乌龟状的奇石。这块石头长63.9厘米、宽41.3厘米、高52.5厘米,其表面光滑,整体形状酷似乌龟,甚至还可以分辨出龟壳、龟纹来。

专家介绍,发现古墓的地方都是粘性红土,根本没有石头,“乌龟石”的出现吸引了考古专家的注意。考古人员向云飞推测认为,墓主可能是一位奇石爱好者,所以才会用奇石当随葬品;不过,根据民间古老习俗,这块“乌龟石”也可能跟随棺椁一起下葬,是用以镇墓驱邪的。因为,原始社会人类先民认为,乌龟是天生神物,很多氏族都把乌龟当作图腾、部落祖先和保护神来顶礼膜拜。

江油市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冯波介绍,在清理崖墓的过程中,已出土一批陶俑、陶罐、陶房、陶壶、陶瓶、陶仓、陶灯、陶盏等随葬品,还发现四周有精美花纹的扁形汉砖和摇钱树底座,以及铜簪、五铢钱等金属文物。

据现场考古专家介绍,汉代、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崖墓是四川盆地周边最普遍的安葬形式。那时的人们认为死是另一种生,所以在下葬时放很多随葬品,以使亡灵到另一个世界使用。而这两大崖墓的主人应该都是平民百姓,因为出土的随葬品多为陶器,而且以质软灰陶为主。这些陶器因年代久远,大多是残件。至于棺椁骨殖,已化为泥土,毫无踪影。

出土陶瓷碗

佐证当地年前制陶业发达

6月11日,考古队在对27号崖墓进行发掘过程中,随着大量泥土清理干净,一只比较完好的东晋末年至南北朝初期的陶瓷碗慢慢显露真容……随后,考古队员挖出几块陶瓷碎片。

“经过细细辨认,我们发现这些陶瓷片的烧制工艺已超过东晋以前的陶器,但又显得较为粗糙,上面的釉也容易脱落,可以推断属于陶与瓷的过渡产品。”一名考古人员说。

据《江油县志》记载,年,在江油九岭、方水两个乡镇境内,发现了两个窑区。经北京大学考古系、四川省考古研究所、江油市文管所联合发掘,出土盘口壶、高脚杯、卷足碗、卷足盘、青瓷盏等各种器物标本数千件。据专家推断,这两个窑区经历南北朝、隋、唐数百年,以隋、唐为鼎盛时期。出土的瓷器工艺成熟、做工精良、美轮美奂,且具有一定生产规模。

“这次出土的陶瓷碗和碎片,可以说是30多年前出土的那批精美瓷器的‘始祖’,可以佐证四川江油地区早在年前制陶业已相当发达,制陶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考古人员说。

据了解,这是绵阳江油境内首次对崖墓群进行大规模抢救性发掘,对于研究江油、绵阳乃至川西北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习俗风貌。

青花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汤小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刘艳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97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