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陶瓷 >> 陶瓷优势 >> 曾经大货车排队拉货,现在大量厂家弃产古
未经陶瓷信息网的书面允许,禁止转载本文,否则视为侵权。
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陶瓷信息》联合主办的“陶业长征——全国陶瓷砖产能调查”活动走进四川、贵州、重庆、湖南、安徽等陶瓷产区。据数据统计,曾在年以前的几年时间里火热一时、供不应求的古建青瓦,产能已在短短两年时间内缩减过半,并且现有的青瓦生产企业大多产销、利润大幅下滑。
资料图
“最火热时,大货车排着队拉货”
古建青瓦,在陶瓷砖瓦中,仅属于小众品类,曾经需求量极小。年以后,随着精准扶贫、“美丽乡村”等利好农村的政策推进,大量古建民居、古镇乡村景点建设释放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引发了陶瓷行业疯狂上线古建青砖、青瓦的火爆现象。
在四川丹棱,一家生产经营青瓦多年的陶瓷企业负责人,依然记得~年青瓦市场爆发的辉煌场景:“贵州最早大量使用青瓦,所有生产线满负荷生产都供应不上,大货车在厂门口排着队拉货。”
云南、四川、重庆等市场对古建产品的需求陆续迸发,一时间,吸引了四川地区大量企业一拥而上,其中不乏多家陶瓷企业,将瓷砖生产线转产古建产品,在不到1年时间内,四川地区生产青砖、青瓦的企业多达20多家,生产线多达30多条。一时间,四川古建产品不仅在西南地区畅销,更是远销至全国市场。
形象展示图文无关
利润跌至以“分”计,一年仅能生产7~8个月
不过,古建青砖、青瓦的繁荣景象,来得快,去得也快。大量企业上线,产能严重供过于求,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利润一再下滑,当前一片青砖、青瓦利润以“分”计算。
另一方面,随着全面脱贫、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自年底起,市场对古建产品的需求急剧减少,陆续有企业退出生产。
目前,全国古建产区中,仅有安徽产能变化不大。作为曾经最大的古建产地——四川,仅剩华瑞陶瓷(爱华瓷业)、金城、正元亨、益胜4家青瓦生产企业,以及2家青瓦配件企业9条生产线仍在正常经营;而河北两年前还有15条古建青瓦生产线,到目前仅剩7条。其他地区古建青瓦、青砖生产线亦大幅减少。
资料图
四川一家青瓦生产企业负责人透露,目前青砖、青瓦生产线一年能维持7~8个月的生产周期已是难得,而且当前利润很低,能源成本已经占生产成本的60%以上,一旦原材料、能源价格再稍有波动,就面临亏本风险。重庆一家青瓦企业总经理更是无奈说道,该公司已连续三年出现亏损。
不过,仍在坚守青砖、青瓦的多家陶企负责人表示,古建市场需求还在,只是又回归到年以前的小众市场。也就是说,古建产品从寂寂无闻的小品类,到火爆一时,再到恢复平静,仅仅只经历了3~4年的辉煌。
(全文完)
推荐浏览
全国最大县级陶瓷产区全面集中供气、气价“五连涨”
多个上市陶瓷企业项目签约,还有头部企业想落户!重庆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