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陶瓷 >> 陶瓷优势 >> 古代劳动中的化学三陶瓷工艺
前两天我们已经从炼丹术和青铜工艺了解到了中国意义的化学史,其实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还有我们当年享誉全球的陶瓷。
随着新石器时代生产的发展与生活的提高都需要更多更好的工具和器皿,因此,陶瓷应运而生,在以后的峥嵘岁月中,陶瓷一直都是主要的生活工作器具,更是成为了精美的艺术品。
陶器的产生陶器是怎样发明的?
有各种各样的推测,有人设想:可能是人类先发现了粘土的可塑性,把它捏制成型,做成可爱的动物或崇拜的神灵偶像,一经晒干或偶尔落入篝火中,发现它变硬,不再怕水,于是进一步联想到捏制适用的器皿。
又有人认为:最古的生活器皿有用枝条编制的,古代的人为了使其耐火和致密无缝,往往在器内外抹上一层粘土,在使用中,这些器皿一旦被火烧着,木质部分被炭化了,但却发现粘土部分不仅保存了下来,而且变硬,仍可使用,从而得到了制陶的启示。当然,各地区的陶器,其产生的过程也不会完全遵从相同的模式。
但无论如何,取得完整的制陶经验,在古代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
陶器的化学成分制陶的原料是粘土矿物,它的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还有少量的云母和赭土。当人们把粘土坯放入烈火中焙烧,达到一定温度时,泥坯中的这些成分就会起化学反应,生成少量的玻璃相,这些玻璃再把其他组分粘结起来,于是形成一个烧结的整体,一种新的物质。
烧结所需的温度与粘土的成分有关,对同一类粘土,焙烧温度越高,当然烧结程度也越大,也更加坚硬。所以原始陶器是人类利用火,通过化学过程改造自然,制造出的第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堪称人类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
在我国陶器的演进过程中,陆续出现了如下各类型的陶器。
红陶与彩陶
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初期的红陶,质地粗糙,厚薄不均,凹凸不平,混杂着石英砂粒,松脆易碎,胎色以红褐为主,也有局部呈红、灰、黑三色相间杂的,这是火候不匀的体现。这些都说明它们是简单地用手工捏成、以篝火烧制的。
在这种红陶器上常常有彩绘装饰,那些图案是当时人们生活中某些方面的写照。这种有彩绘的红陶又称为“彩陶”。其涂料经过科学检测,红褐色条纹是用赭石粉,即天然赤铁矿粉着色的;黑褐色是用铁锰矿石粉着色的;白色条纹是用白土(主要成分是硅酸铝)着色的,这是我国先民使用矿物颜料的开端。
在西安半坡遗址已发现了属于仰韶文化的窑场。当时的陶窑大体可分为横穴窑和竖穴窑两种,而以横穴窑较为普遍。横穴窑的火腔位于窑室的前方,是一个略呈穹形的筒状通道,后部有三条大火道倾斜而上,火焰由此通过火眼达到窑室。窑室平面呈圆形,直径约一米。火眼均匀分布于窑室的四周。竖窑的窑室则位于火膛之上,火膛为口小底大的袋状坑,亦以数股火道通于窑室。当时烧窑的燃料是木柴。这两种窑相比,竖窑较为进步,因窑室内火力均匀。陶窑当然也是经过长时间的改进才逐步完善的。
瓷器的产生瓷器是在白陶、印纹硬陶及釉陶的制作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诸如原料的筛选、淘洗精制、加工制泥、拉坯成形以及入窑烧制等的工艺过程都借鉴于各种制陶工艺,或者说基本上是相同的。
但瓷器与这三类陶器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即在原料选取和烧成技术上有了飞跃进步和突破。
瓷器的化学成分那么具备了什么条件才算是瓷器了呢?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尽管还没有完全一致的意见,然而公认的有这样几项:
第一,胎体原料应是白色的瓷土,这种粘土的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它以Al2O3含量高、碱性氧化物含量低、Fe2O3含量格外低(一般在2%以下)而区别于陶土,所以瓷胎是洁白的。
第二,必须是在高温下烧成,一般中国古瓷的烧成温度在—℃,胎体基本烧结。但各地所产瓷土成分不同,烧成温度也不尽一致,所以主要看它是否烧结。
第三,表面施有一层玻璃釉质。
第四,器物烧成后吸水率小于1%。这与烧成温度有关,温度高,胎体烧结程度高,吸水率当然也就降低了。
第五,胎体坚硬,壁薄,敲击时会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十分悦耳,而且对着日光照看时,似有半透明之感。
这些条件以前三项化学因素最为基本。可见白陶、硬陶、釉陶的发明,就在这些最基本的方面为瓷器的创制准备了物质上和技术上的条件。
瓷器的发展1
原始瓷器
这些特征表明青釉器基本上符合了瓷器的条件,本质上已体现了瓷器的要求,只是在胎质的白度以及釉的均匀性和透明度方面还有待改善,所以目前有些陶瓷史家倾向于称这类青釉器为“原始瓷器”。
2
青瓷
原始瓷器发展到东汉时期逐步演进成为真正的瓷器。这种早期瓷器的釉料仍然是简单的石灰釉,尚没有人工特意添加着色剂,仍呈青色(还原气氛中烧成),所以称青瓷。
此后,历经东汉、三国、两晋的发展,青瓷有了更成熟的制作工艺。
陶瓷学家、化学史家则在欣赏这些艺术珍品的同时,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