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山东临淄齐国故都,文物璀璨的一座城市

发布时间:2022/12/11 20:07:46   
陕西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8982567.html

临淄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余年,有着博大精深的齐文化,悠久的历史为古城遗留了临淄故城及其周围浩繁的文物古迹,被誉为“地下博物馆”。

临淄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鲁中山地与平原的交接地带,属山东省淄博市辖区。从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商,封姜太公于营丘,建立齐国开始,经春秋桓公称霸,战国威宣称雄,至西晋废齐,临淄作为诸侯王国的都城累计余年。临淄原名营丘,因东临淄河,被齐献公更名为临淄。

临淄作为三代齐国的故都,两汉齐国的王城,是齐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齐人多好经术,矜功名,足智谋,人才辈出,战国时期,齐桓公至威宣王间设于临淄稷门外的稷下学宫,汇集当时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开中国百家争鸣之先声,其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学风对中国知识界影响深远。

这一时期,出现了姜尚、管仲、鲍叔牙、晏婴等明君贤相;司马穰苴及其《司马法》、孙武及其《孙子兵法》、孙膑及其《齐孙子》及田单等兵家和兵书;扁鹊、淳于意等医药学家;甘德、薛凤祚等天文和数学家;有贾思勰及其《齐民要术》等农学家和农学著作;有左思、左芬、段成式等诗人和文学家

条久的历史为临淄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如桓公台、孔子闻韶处、晏婴墓、东周墓殉马坑、临淄古墓群等,被誉为“地下博物馆”。

齐国故城遗址位于临淄区西北部,约在公元前9世纪中叶,齐国第七个国君齐献公由薄姑(山东博兴)迁都于此,自春秋战国至公元前年秦灭齐止,先后作为姜齐与田齐的国都达年,是当时东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列国中最繁华的都城之一。

现故城遗址分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小城嵌筑在大城的西南隅,两城巧相衔接。大城即外城,古时称郭,是官吏、平民及商人的居住地;小城即王城,是国君居住地。两城总面积平方千米,设有城门13座,现故城残墙多数已被湮没地下,仅存一些断垣残迹。城内道路纵横交错,已探明干道10条,多与城门相通。

古齐都整个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砌筑严密,这在年前的城建工程中是十分罕见的,当时人工挖掘的排水沟、护城河同天然河流有计划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完整地排水和城防系统。

故城内文化遗存丰富,已发现炼铜、铸钱、冶铁和制骨作坊遗址多处。小城西北有高台,名“桓公台”,传说是齐桓公会见诸侯和检阅兵马的地方,现此处建有多处陈列馆。

齐国历史博物馆是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首馆,外观系古城堡式建筑,是全国十大异型博物馆之共分15个展厅,展示文物精品余件。馆内展示了齐国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是全国最佳陈列设计之一。

中国古车博物馆坐落在后李文化遗址上,是当代中国首家最系统、最完整、车马遗址与文物陈列融为一体的博物馆。该馆包括春秋殉马车展厅和中国古车陈列展厅两部分。其中后李春秋殉马车、规模之大、配套之齐全、马饰之精美,为居全国之冠,为全国十大教研发现之一。

另外,齐国故城内外还有多座齐王和名士陵墓,被称为临淄墓群。墓群主要分布在临淄区城关、孙娄、敬仲、皇城、路山等9个乡镇周围几十里的范围内。著名的有姜太公衣冠冢、二王冢、四王冢、管仲墓、三土冢、晏婴墓以及一个大型殉马坑。

姜太公衣冠冢位于临淄东郊,封土高约18米,南北50米,东西55米。史书载:“太公葬于周,齐人思其德,葬衣冠于此。”年依托姜太公衣冠冢建起了姜太公祠。

位于齐国故城东北部,有一座“甲”字形石椁大墓,这是齐国第二十五代国君齐景公之墓,环绕于这座墓的周围有一座大型殉马坑。马坑全长约米,宽5米,深2米,东、西、北三面相连,呈马蹄形,蹄口朝南。

除丰富的文化遗迹外,临淄还是我国著名五大陶瓷产地之一,日用陶瓷、陶瓷雕刻、琉璃雕刻、内画壶和淄砚等畅销国内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6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