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浙江上虞打响瓷之源品牌做深瓷之旅

发布时间:2022/12/3 16:38:47   

江南游报融媒体10月15日电(记者陈冲通讯员上虞编辑江南)10月13日下午,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共享美好生活“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媒体浙里行采风活动,走进绍兴上虞,央媒、省级媒体集体参观了东山雅聚·曹娥江诗路驿站、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瓷源文化小镇。

上浦镇地处虞南平方公里大花园的西入口,是上虞由“城”转“闲”的门户要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水陆交通四通八达。作为千年古镇,上浦人文荟萃,相传中华历史上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就诞生在上浦东山村虹漾自然村。

东山雅聚·曹娥江诗路驿站坐落于上虞区上浦镇东山村,西邻曹娥江畔,南依舜母山。相传这里是上古贤君舜的出生地,孝德贤风传颂千年;这里是越窑青瓷的发源地,干峰翠色呼之欲出;这里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重要驿站,留下千古诗篇。周边名胜古迹众多,东山指石、舜母古渡、国庆寺、太傅祠……

谢安、谢玄、谢道韫、谢灵运、谢惠连等名士、诗人辈出,特别是谢安“东山再起”,谢玄“淝水之战”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在东山之宅里山写下著名的《山居赋》,被后人誉为中国最早的地方志;上虞历史上的第二次名人大聚会“东山雅聚”为历代文人称道。隋唐盛世,上浦是唐诗之路重要节点,李白三度登临东山,为东山留下了30余首诗篇。

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上虞是越窑青瓷的发源地,境内古窑址密布,其中小仙坛窑址于年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以上的古窑址在上浦镇,上浦境内现有禁山窑址、小仙坛窑址、窑寺前窑址等大大小小近百座古窑址星罗棋布于曹娥江两岸,其中著名的禁山窑址被评为“年度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上虞是成熟青瓷的发源地,早期越窑的中心产区。为传承弘扬青瓷文化,重塑瓷源品牌形象,打造文旅融合发展IP工程,创建青瓷文化研学旅游目的地,上虞区委区政府聚力规划建设了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年1月22日,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一期)正式开园,公园依山而建,风景优美,规划面积26公顷,投资1.28亿元。

公园建设有遗址保护区、考古成果陈列区、体验娱乐区、四季花海区等景观。公园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凤凰山窑址群和禁山窑址等上虞早期越窑重要考古发掘遗存为依托,保护棚内展示的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保存完好的3条龙窑,构成了上虞早期越窑发展的完整序列,是上虞作为成熟瓷器发源地和早期越窑烧造中心的经典代表。这是一处具有遗址保护、科学研究、教育展示、文化传承、研学旅行等多种功能的文化遗产旅游地。

年起,上虞区就精心谋划培育创建瓷源文化小镇,提出了以打响“瓷之源”品牌、重塑“瓷之都”形象,做深“瓷之旅”文章“三步走”的实施战略,并将其作为打造“创新之区、品质之城”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小镇建设各项工作。

瓷源文化小镇选址于上虞区上浦镇大善小坞村,距城区15公里,规划区域交通便利,高铁、国道、运河、高速公路一应俱全,驾车约2小时便可达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小镇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包括门户客厅板块、艺术引领板块、文化展示板块、养生禅修板块、文化商业板块、运动休闲板块、民俗风情板块、农业观光板块共8个板块,计划总投资33亿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额13.01亿元,目标是建设成为全国瓷文化传播新高地、国家级研学旅行营地。

据了解,目前小镇建设已初出形象、局部开放,古越轩收藏馆。顾少波工作室、越青堂总部、溯源青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及景德镇陶瓷大学上虞陶瓷高等研究院已入驻艺术引领区,开展课题研究、艺术创作,形成了一定的学术、艺术引领能力。

绍兴市上虞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王银苗表示,随着瓷源小镇建设不断推进,前来研学、考察、旅游的团队日渐增多,今年1-8月已接待各类旅行团及考察团批约1.2万人,其中入营研学学生批约0人,有效传播了青瓷文化,提升了瓷源文化小镇和上虞旅游的知名度。瓷源文化小镇艺术引领区还陆续被评为市级“闲置农房激活”优秀项目、市级职工疗休养基地、省级小微企业园,并被确定为杭州亚运会外国领导人参观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602.html
------分隔线----------------------------